品牌说法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 > 品牌说法 >  当尊重成为稀缺品,互害则成为必然!

当尊重成为稀缺品,互害则成为必然!

浏览数:47次 发布时间:2025-04-27 19:08:13 作者:https://www.lsjycjq.com/

当尊重成为稀缺品,互害则成为必然!
 
在如今的商业社会,很多人认为,只要把自己当成了消费者,似乎就对商家有了生杀予夺的权利。商家仿佛沦为社会底层,消费者可以对其任意发泄不满,甚至与商家不相关的情绪,都能将商家当作出气筒。但商家也是人,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,可似乎只要参与社会劳动,尤其是身处服务行业,就会瞬间低人一等。有些所谓的消费者甚至丧失了对人基本的尊重,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上帝,还以此标榜自己。这种现象在低客单价的服务业或商品领域表现得尤为显著。反观真正高客单、有品质的服务或商品,其面对的消费群体反而更容易与商家达成相互尊重,认可对方的劳动价值 。
 
越是低消费场景,越容易出现挑剔的消费群体。像特惠出行、廉价外卖等消费场景,这种现象尤为突出。这些“高高在上”的消费者,正将服务于这些场景的商家和从业者逼入绝境,甚至催生出严重的互害模式。餐饮业的地沟油、出行领域近乎报废的网约车,以及层出不穷的劣质消费品,皆是例证。而类似情况在五星级酒店、豪华专车、商场专柜等消费场景中则极为少见。
 
过分苛责、高高在上的消费者,加上参与压榨商家的各大平台,正一步步将心存良知的商家,逼成心理扭曲的“奸商”。商家长期遭受压榨、谩骂与苛责,即便承受这一切,仍可能面临罚款、赔钱的结局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还有什么能支撑他们坚守良善、保持阳光心态、遵纪守法?因此,当双方心理都已扭曲,商家与消费者的互害模式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 
当整个社会连尊重都成为稀缺品,又如何能要求那些已然身处社会底层、尊严被肆意践踏的商家坚守良善?古人云“仓廪实而知礼仪”,当商家难以维持生计,还要失去做人的基本尊严时,消费者与商家的互害模式自然会成为必然。那么,究竟是谁在推动商家尊严的丧失?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、机构、平台数不胜数,但当中小商家想要维护自身利益时,却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,几乎陷入投诉无门的境地。
 
面对不平等的权益保护,平台抽筋剥皮式的各种盘剥,还有各路神豪利用法条的规则,标榜正义化身的各种职业打假和侵权诉讼。商家该如何自处?又如何坚守初心?哪个商家不想堂堂正正地赚钱?谁又甘愿成为被人唾骂的奸商?然而,被社会边缘化的商家,不仅要为养家糊口奔波,还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贡献,包括创造就业、推动创新、缴纳税收、承担社保等。他们付出如此之多,至少应该被赋予作为人的基本权利。

商家也是人,不能因为其为了养家糊口而选择了做些生意,就被剥夺了做人的基本权利。在其无限度透支自己时间、体力、精力的同时还要承担无限风险和社会贡献的情况,就不要再让其失去做人的基本尊严了吧。

最后,从消费者角度而言,请不要漠视他人的劳动付出以及应得的回报。尊重是相互的,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有价值、有品质的产品和服务,否则难免会让消费者和商家双方均陷入互害的模式。对于商家而言,保持良善和不忘初心,坚持品质至上和长期主义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,并获得大众消费者的正向反馈,让自己可以走的更远,也走的更加自信和问心无愧。
50edaefa0d1db45529122b7404b73d48(1) (1).jpg

联系绿色家缘,获得您的甲醛检测治理方案
  • *姓名
  • *电话
  • 微信
  • 咨询类型
  • 留言
专注甲醛清理
欢迎您咨询!
征地补偿律师咨询